新闻录入: 添加日期: 2022-12-31 19:42:28
达成共识!红星美凯龙称武汉商户已正常营业
因免租方案未达成一致,红星美凯龙位于武汉的商场日前出现了部分商户闭店的情况。
12月27日,红星美凯龙方面称,武汉商场方面已经和武汉市装饰建材家居发展商会达成了基本共识,商户已正常营业。
此前,武汉市装饰建材家居发展商会发布了一份《告红星美凯龙卖场通知书》。该通知显示,商会各品牌一致商定,决定在红星美凯龙位于武汉的五大卖场:汉西红星、卓刀泉红星、竹叶山红星、汉阳红星、舵落口红星,自12月24日开始统一关停店面,不再营业。
近日,武汉市装饰建材家居发展商会发布了一则《告红星美凯龙卖场通知书》,通知指出:经商会各品牌一致商定,一致行动人决定在红星美凯龙武汉五大卖场:汉西红星、卓刀泉红星、竹叶山红星、汉阳红星、舵落口红星,自 2022年12月24日开始统一关停卖场店面,不再营业。到今天为止,事件仅仅发生4天,迅速波及到其他省市,据多家业内媒体消息,安徽阜阳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商户也纷纷联名联名要求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降租减租。
这一事件会不会进一步波及到其他省市?我们无法下定论。
但在我们「未来商业智库」看来,这一事件的爆发和持续发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市场形势持续走低,在疫情大面积爆发下,卖场客流进一步恶化,导致积压已久的矛盾开始爆发。今年7月份,我们「未来商业智库」曾详细走访武汉市场,不仅走访了当地东道主卖场欧亚达的几家店,也曾走访上述红星的几家店,比如着重走访了竹叶山红星、汉阳红星。当时与卖场部分商户深度交流的结论写入《中国泛家居产业产业2023趋势报告》。下面就部分相关内容进行分享,看看调研结论是否与当下的实际情况有相关性。
当市场红利消失时,我们最大的红利,就是认知红利。
而认知,最大的价值,就是利用对趋势的判断,帮助经营者做正确的决策。
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已经再无犯错的机会!
我们每年出品的趋势报告,是价值百万的战略思考,并且每年都在大幅迭代,今年的报告,更是架构了未来产业终局发展的可能性,让你更加清楚的看到产业未来的发展,如果我们能“看到”未来,我相信,你的生意差不了。
率先拥有,率先看到未来。
文 | 未来商业智库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市常驻人口接近1400万人,全国排名第六,在国内一线城市中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历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位置优势居全国首列,城市规模也居国内最前列,无论人口、面积、经济都堪称国内一线大都市。
调研发现,放眼整个大武汉,形形色色的行业主体扮演着各式各样的业态,市场业态丰富多样的同时,也能够说明武汉家居建材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据了解,武汉三镇至少有40多个大大小小的建材城和卖场,既有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大型建材批发市场、如华中建材家居采购中心、家盛建材、恒泰建材市场、光谷建材市场等,也有位于城市各个商业中心地段的大型家居卖场,如欧亚达、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其中本土卖场巨头欧亚达在武汉数量居首。
除了这两种传统业态外,最近几年,在家装零售领域风生水起的部分国内头部家装公司,也陆续入驻武汉,在武汉各地布局零售大店,比如圣都、业之峰、方林等,在武汉市各个中心地段开店。
据笔者走访几家卖场,如欧亚达汉口车站店,红星美凯龙一号店,基本上都是门可罗雀,笔者在周日进行市场调研,发现只有零星的顾客登门,随机与部分门店店员交流,得到的反馈几乎趋同,“平时基本没什么客户上门,周末还有三三两两的客户。”这与其他各地一、二城市的卖场客流情况类似。
通过详细走访欧亚达汉口店了解到,多数入驻经销商,无论经营什么品类,都普遍感受到最近几年生意难做。国内某高端智能锁品牌的90后经销商谢总(化名)告诉笔者,他做该品牌有五年时间,在武汉当地不同卖场入驻有三个店,“普遍看来,现在市场很难做,周边很多经销商朋友目前都在‘过冬’”。
据谢总介绍,过去,在类似欧亚达汉口店这样的高端卖场,只要能够拿到一个好的租位,生意一般就差不了,因为地段和人气在武汉都名列前茅。但最近几年商户们对优势租位的争取没有前些年那么积极,甚至还有很多品牌经销商撤掉店面。“像我们所在的一楼,基本上经营卫浴产品和部分锁具、电子类建材产品,刚入驻的时候,很多高、中端品牌同场竞争,生意还不错。如今即便挤走部分经营不好的品牌,生意依旧没有起色,整个行业‘卷得很’”。谢总告诉笔者。
由于欧亚达是湖北本地的卖场品牌,在当地占有“东道主”优势,虽然经销商们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但入驻本地卖场欧亚达,对市场的抗压能力要比入驻其他外来卖场强。
据了解,受场租价格上涨及人员开资成本上涨的影响,很多经销商苦不堪言,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场租和经营方式。以往场租的租金每年上涨15%-20%,生意好的时候甚至上涨30%。
这种涨幅不是所有经销商能承受起的。走访中,很多经销商表示,作为房地产下游产业,家居建材市场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大,如今武汉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新房交易率很低,传导到家居建材市场,导致人们对家居建材产品需求降低。客户少,生意自然难做,再加上武汉是本次疫情的国内首发地、重灾区,疫情虽然早已结束,武汉也成为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比较深远,很多客户需求明显延后。
在实地走访武汉家居建材市场的时候,几乎所有经销商都不约而同地描绘了“客流冷清、零售下滑”的销售现状。
红星美凯龙商户抗争发酵,家居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渠道风暴
作者 | 宗书慧
大反转!与商会达成基本共识,红星美凯龙称武汉商户已正常营业 !
12月23日,武汉市装饰建材家居发展商会(以下简称“商会”)发布了一份《告红星美凯龙卖场通知书》。该通知显示,商会各品牌一致商定,决定在红星美凯龙位于武汉的五大卖场:汉西红星、卓刀泉红星、竹叶山红星、汉阳红星、舵落口红星,自12月24日开始统一关停店面,不再营业。该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业内外热议!
此前商会在通知中表示,目前虽然取消核酸、取消封控,但顾客依然很少,希望卖场出台减免政策,为各品牌减租减压,但目前商会谈判小组与红星美凯龙沟通无果,免租达不到商家的期望值。
根据商会公众号公开发布的信息,该商会的名誉会长单位为马可波罗瓷砖,会长单位为索菲亚全屋定制,联席会长单位有大自然地板、新思维睿泓装饰、蒙娜丽莎瓷砖、九牧厨卫等总共多达30多家企业。
12月26日,一名属于该商会成员的商户李咏(化名)告诉媒体,今年武汉疫情严重,9月、10月、11月,各大卖场都经历程度不一的封控,三个月的封控时间加起来超过一个多月,客流量极少。
李咏表示,就他的门店来说,今年的月接单量不超过10单,商场的其他商户也处于亏损状态。
公开信息显示,商会在11月1日曾发布倡议函,提议武汉全市所有卖场出台政策减轻商户压力,具体希望适当减免或降低租金、物业管理费,以及适当缓收租金。
“在即将要宣布闭店的时候,商场已经透露可以减免租金,但因为一直没有落实,商会才选择闭店。”李咏表示。
一名汉西红星的商户也告诉媒体,商会公告发出后,商会成员的品牌门店已经关门,商会外的店家依旧在营业。
李咏透露,商会内成员的门店多达百家,虽然门店关闭,但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协商解决租金问题,“租金按面积来计算,1平方米的租金大概是90元至100元/月,大商户的门店面积有多达一百多方,租金高则十几万一个月,低则几万一个月。”
有市场观点认为,红星美凯龙武汉商场租户之所以选择闭店,还是希望与商场运营方在减租方面达成一致。
业内人士认为,该事件很有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他卖场也可能出现品牌商户效仿的情况,这对于卖场和商户来说都是一种损失,最终还需要双方能协商一致达成共识。
对于今年因疫情影响给商户带来的经营压力,红星美凯龙曾出台过一次租金减免方案。
今年8月26日,红星美凯龙曾发布针对自营商场的租金减免公告。公告显示,因疫情导致自营商场持续闭店且对商户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公司可根据商户的经营情况酌情在其剩余租期内,针对商户应缴纳的租金及管理费进行一定减免,具体由本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掌握。
红星美凯龙预测,本次减免安排涉及租金及管理费总金额预计对公司营业收入的累计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
受市场环境影响,作为家居大卖场运营方的红星美凯龙今年也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前三季度出现营收、净利下滑的情况。
据红星美凯龙三季度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65亿元,同比减少7.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12亿元,同比减少40.61%。
今年9月18日,红星美凯龙通过抵押的方式向工商银行上海虹桥商务区支行申请一笔期限1年、总额为4.3亿元的贷款用于日常经营。
相关资料来源:界面新闻
商户联合要求卖场减免租金,我们的六点建议!
最近,陆续看到一些地方的家居建材商户,联合要求卖场减免租金,有些甚至采取了比较激烈的对抗措施,免租达不到期望值,就决定统一关停店面,不再营业。
尤其是武汉的情况,很有代表性,武汉市装饰建材家居发展商会出面,发布了一项通知,其中提到:
卖场顾客依然很少,各家居品牌建材商受严重影响,经营举步维艰,希望卖场采取果断措施,出台减免政策。但遗憾的是,商会谈判小组与卖场沟通无果,免租达不到商家的期望值。
由于不能达成双方期望的效果,所以商会各品牌一致决定,在武汉的五大卖场里,从12月24日开始统一关停店面,不再营业。
走到这一步,自然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停业,商户遭遇损失,影响顾客信任感;商场也无法独善其身,一些商户停业了,商场就会显得更糟糕,给顾客的印象会非常差,继续流失顾客。
不停业,客户过少,商户经营也会面临亏损。当然,开业的情况下,多少还有一些收入,停业了,可能团队也散了、收入也没了,更糟糕一些。
或许以此施压,争取卖场的让步。
更理想的结局自然是,双方各让一步,在减免力度上寻求一个平衡。
卖场能够给予一定的减免支持,而商户们也能得到经营压力的缓解,双方共同携手,闯过当前的难关。
这并不是武汉的个案,据公开信息,在安徽也出现了商户联名要求降租减租的现象,曝光的一些短视频里,商户们在卖场口拉起了横幅,上面写着:员工要生活,企业要生存。诉求也是要卖场减租免租。
一种不容小视的可能性是,或许更多城市都会发生上述现象。尤其是那些客流量非常差的商场, 经营情况比较糟糕的商户们联合起来,要求商场减租免租。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是一件好事。大材研究的建议是:
1、大的方向是,卖场与商户是生命共同体,商户的业务好,卖场的价值就高,收到租金更顺利,升值空间更大。
而卖场经营出色,就有资金投入经营改善,比如加强推广,给门店带来流量,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疫情冲击、年末淡季,没有谁是幸运者,或许,只有共同承担,共克时艰,才有望走出困局。
2、根据经营情况,商场不妨事先准备减租措施,给商户们一定的支持。只要商户闯过难关,续租就比较稳定,对商场的持续经营,也会有帮助的。
抢先准备减租等措施的好处在于,主动给支持,主动表示减租,更能够赢得商户们的支持与信任。
而被动减免租金,是被商户逼的,效果就差了一些,而且很难达成共识,不利于双方增进合作关系。
3、多管齐下,为商户减轻经营压力。
平日里,在大的卖场里经营,运营成本是很高的,比如房租、广告费等,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商户们还能撑一撑,但到了生意难做的时候,这些支出带来的压力就会很大。
那么,处于此种特殊环境下,大材研究的建议是,把一些能够减掉的费用,都争取减掉,让商户们轻装上阵。
即使减免力度有限,也可以配套缓缴、分期等措施,收一部分,缓缴一部分,到三四月进入旺季后,再补缴。
4、从客流量入手解决经营难题,而不是局限于减免租金的思路范畴里。
生意好一些,商家有钱赚,能看到前景,其实并不会提出减租一类的要求。
生意怎么才能好?靠的还是客流量。
大材研究认为,越是艰难的环境下,卖场就要越努力,绝不能仅仅提供经营场所就了事,而是要把赋能的工作做全做深,联手商户一起展开新的营销攻势,掌握新的流量获取方法,联手扩大流量来源,以破解困局。
表面看起来,减免租金带来的帮扶效果比较直接,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今天减了,明天呢。这个月减了, 下个月呢。
生意不改善,客流量不上升,靠减租肯定撑不下去的,走不远的。
根本问题的解决,还得依靠根本措施。卖场牵头组建主动营销团队,联动商户的人员,主动出击,寻找流量,解决经营难题,这才是长久之道。
5、现在的困难很难说是暂时的,商户叫板卖场只是当前的一个缩影,也可能是明年的不好的预兆,还会有多少经销商走不下去,不得不缩减店面、不得不关店退场,一切都难以预料。
从现在开始,卖场摸一摸底,了解商户的情况,把脉消费市场的变化,制定一套新的赋能措施,比如团队培训的帮助;联合营销的推动;线上流量的获取等,提前准备,一对一辅导,以便应对当前时局,显得至关重要。
6、线下家居店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一个卖场,如果占不到核心位置,成不了本地的主打角色,未来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即使整个市场环境变好了,有些家居卖场也不能迎来局面的扭转。
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竞争优势的塑造,要成为一座城市里的流量担当,要成为本地业主买家具建材的首选之地,要联合几百几千商户主动出击抢流量, 才能够屹立不倒。
闯过一关又一关,迎来春暖花开,这个信心还是要有。我们,都不要倒在黎明前。